琴台的由来目录
琴台的由来
1、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
2、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 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
3、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
古琴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文化内涵丰富,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4、清朝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请汪中代笔撰《琴台之铭并序》(一说为《汉上琴台之铭并序》)和《伯牙事考》。
5、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黄彭年撰《重修汉阳琴台记》。
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杨守敬主持并亲自书丹,将《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重镌立于琴台碑廊之中,并书“古琴台”三字刻于大门门楣。
为什么会有古琴台
古琴台是现代人赋予的名字,无论什么时代,人总会有一种追求,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一种定约(我们现在的音乐厅、戏院也是如此吧),就像所谓的古琴台一样,古人在弹琴的时候,就是要找一种环境,一种适合弹琴的地方(总不能在闹市弹吧),而且要求档次越来越高,最后成为文人墨客弹琴或欣赏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琴台了,我们现在称之为古琴台。
琴台的由来
琴台位于单县南护城堤内侧,相传是春秋时宓子贱政暇鸣琴处,故名琴台。
琴台为唐代县尉陶沔所筑,前方后圆,呈半月形,又名半月台或单父台。
唐代大诗人高适、李白、杜甫曾联袂来游,题咏颇多。
1945年10月,借琴台故址修建了“湖西区抗战烈士纪念塔”。
据《吕氏春秋》、《列子》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于该处偶遇钟子期,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并相约一年后重临此地。
不料,一年后伯牙依约回来,却得知子期已经病故,伯牙悲痛之余,从此不复鼓琴,史称伯牙绝弦。
古琴台建筑群占地约15亩,除殿堂主建筑外,还有庭院、林园、花坛、茶室等,规模须然不大,但布局精巧、层次分明。
殿堂前有琴台,为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约20平方米,相传为伯牙抚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