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交流
我们一起学习

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计算公式)

基尼系数公式?公式:G=A/ (A+B)说明:赫希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

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计算公式)

基尼系数公式?

公式:G=A/ (A+B)

说明:

赫希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什么叫做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均的一种指标。它是通过计算收入分配曲线和等分线之间面积的比例得出的,其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一般来说,基尼系数越接近1,表示收入分配不均越严重。而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示收入分配越均匀。 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的基尼系数存在很大的差异。

部分国家的基尼系数因为收入分配极不均匀,导致社会不稳定,甚至引发革命。

而一些国家的基尼系数相对而言较小,收入分配比较公平,社会相对稳定。因此,计算和比较基尼系数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分配状况非常重要。

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计算公式)

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计算公式?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G=A/ (A+B),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基尼指数最早由意大利统计与社会学家Corrado Gini在1912年提出。

基尼指数?

又称基尼系数英文:Gini index、Gini Coefficient)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计算公式)

什么是基尼系数?我国的情况如何?

基尼指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创建的用以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一个社会的基尼指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我国的基尼系数1981年是0.288、1990年0.343、1999年0.397,进入新世纪后则基本上在0.4以上的水平发展,2003年达到0.46后继续增加。   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体现在城乡之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2005年为3.2:1,全国收入差距的60%以上出自于此)、区域之间(东中西部已有的收入差距,由于倾斜式发展战略实施而被进一步扩大)、行业之间(有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04年,4年间行业差距扩大了1.6倍,按全要素收入来分析,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之间相差5—10倍)、阶层之间(收入最高的20%群体的收入,是收入最低的20%群体的收入的33倍)。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朵百科 » 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计算公式)


关注公众号『云朵百科』

获取最新生活交流资源!
带你玩转学习海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