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是什么目录
公历是什么

公历,又称格里高利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与阴历相对,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源自于埃及人对天狼星的观测。公历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大约在公元前7000多年。目前通行公历最早是由意大利医生兼数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进行修订后于1582年提出的,命名为格里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即目前通用的公历。收到你的喜欢啦收到你的喜欢啦
公历是什么?

公历是阳历,阳历又称为太阳历,阳历过得比较快,例如,2019年阳历的1月1日,称之为元旦,也称之为阳历年,而此时阴历才刚刚到十一月二十六。
现在通行的公历,是阳历中的一种。
公历的前身是古罗撒修订的儒略历。
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
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
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
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
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
根据阳历日期的记载,我们能够清楚明确地看出一年内四季明显的冷暖变化,但却无法看出每个月份中月“朔”、“望”两弦的变化。
而如今全世界通行的公历,正是一种阳历,我国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开始采用公历,到建国之后,方正式采用公元纪年法。
农历又叫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也就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它一年十二个月为354天。
什么叫公历

公历传自欧洲,又称阳历,公元,西元,以西元的称法更为准确一些。
西方人将基督的诞生年定为公元一年。
现在世界使用的所谓的“公历”,是16世纪末期和17世纪初期,罗马教皇格雷果里修订了西方历史上极其不精确的“儒略历”,而制定和颁布的“格雷果里历法”。
这个历法最大的特点,是完全不考虑月亮周期在太阳年中的复合运动周期情况,而是按照人的主观数学分段的方式,把一年截分成为12个月,然后,为了调整每四年出现的一次太阳运作日和数学分段日上的差异情况,将一年主观分成为1、3、5、7、8、10、12月为31日,4、6、9、11月为30日,2月为28日,2月为四年一次的调整日差日。
特别是西历为什么如此这般确定“一月一日”,几乎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即使他们把基督圣诞日确立为岁首,也还是说不过去的。
这就是说,现在人们使用的西历,也就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基本没有天地人合一的任何科学内涵,只有主观数学分段意义。
即使是现在西历中使用的七天一星期和星期天休息日,尽管是借用的东方历法中的七星象为一个朔望区间的天文理论,但是,其内涵已经被改动成为了基督教的礼拜时间序列了,与天文现象已毫无瓜葛。
所以,现在人们使用的西历,尽管是全世界公用的,但是,其中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非常多,也不太符合计算机时代的记数需要,其数学功能比起中国历法可以180年一循环轮换的甲子记数年法的功能差了许多。
今后,这样的西元历法会不会被改动修正和撤换,还有待于世界历史本身去证明。
相比之下,中国历法中产生出来的许多节日,都带有天地人合一养生文化内涵和动植物生长周期科学内涵。
比如,冬至节前后45日,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季节,冬至节前有小雪大雪,后有小寒大寒。
同时,冬至节又清楚告诉了人们天象的位置,所以,冬至节是万物萌生的开始,45日之后,万物就复苏了!正因为如此,西汉太初历法实行以后,中国人把夏历的正月初一,看成为是万物复苏之日,是一年的开始,是元旦之日。
而同时又把太阳极点南端的冬至节看成为是万物萌生的开始。
所以,冬至节,是中国历史上仅仅次于元旦的大节日。
中国历法,历来是中国养生学和医学的基本参考系,中国人的许多传统习俗,都是根据中国历法而来的。
所以,忘记了历法,就会忘记自己的传统。
中国的传统历法,不仅仅是万物本生态的教科本,同时还是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契机,中国各个节日,几乎都是集市交易日和文化交流日,这些节日中,农民工匠要交换各种生产资料,城市居民要借机消费,文人墨客要在这些节日里交流发挥,以去刺激自己的才思文章,国家则利用这些节日举行一些大型祭祀活动,去宣传和强化官民的道德礼仪习惯。
公历是什么

公历就是阳历,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
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这种历法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与月相无关。
格里高利历为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是相对于中历而言)。
中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格里高利历,故又名曰国历。
为与中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
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
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2天(回归年),按一年365天计算,每年少0.2422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个闰年。
闰年在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
这样经过3333年才有一天的误差。
公历的前身是古罗马凯撒修订的儒略历。
根据儒略历的规定,每4年有1个闰年,闰年为366日,其余3年(称为平年)各有365日。
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