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成老赖?被强制执行超9.55亿元,奇瑞被强制执行9.5亿元

admin 35 0

奇瑞成老赖?被强制执行超9.55亿元目录

奇瑞成老赖?被强制执行超9.55亿元

奇瑞被强制执行9.5亿元

判决书已交到执行庭为么扯皮

苦不堪言!观致汽车被执行超10亿

奇瑞成老赖?被强制执行超9.55亿元

奇瑞成老赖?被强制执行超9.55亿元,奇瑞被强制执行9.5亿元-第1张图片

奇瑞汽车被强制执行超9.55亿元人民币,执行法院为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此次执行与一起合同纠纷案件有关,而原告方海宁市尖山新区开发有限公司为海宁市财政局旗下企业。

尽管如此,该事件仍然对奇瑞汽车的声誉和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履行合同是其基本的商业义务之一,如果未能履行合同条款,不仅会受到法律制裁,还可能会损害公司的信誉和商业利益。

奇瑞汽车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企业之一,一直以来在国内外市场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奇瑞汽车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奇瑞汽车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商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合同条款,维护公司的商业利益和声誉。同时,也需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信任。

奇瑞被强制执行9.5亿元

奇瑞成老赖?被强制执行超9.55亿元,奇瑞被强制执行9.5亿元-第2张图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9.5亿余元,涉及合同纠纷案件,执行法院为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

该合同纠纷开庭公告是2022年5月18日。

原告是海宁市尖山新区开发有限公司。

透过股权穿透图显示,海宁市尖山新区开发有限公司股东之一是海宁市财政局。

被告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长江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腾兴长三角(海宁)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四家公司。

2022年7月25日,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该合同纠纷一案。

今年6月12日,该案件有了新进展。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9.5亿元。

判决书已交到执行庭为么扯皮

奇瑞成老赖?被强制执行超9.55亿元,奇瑞被强制执行9.5亿元-第3张图片

你交了执行费了吗?

你得给执行庭提供了被告的经济交往关系,哪个银行有存款,以及他的行踪落脚地再哪里,执行庭才能有的放矢的去强制执行的。

苦不堪言!观致汽车被执行超10亿

奇瑞成老赖?被强制执行超9.55亿元,奇瑞被强制执行9.5亿元-第4张图片

《汽车行业关注》从天眼查了解,汽车有限公司新增多个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3384万余元。

其中,4月3日,观致汽车新增3起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分别为11803864.0元、13191331.0元、8500154元,执行法院为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4月4日,新增被执行标的349961元,执行法院为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实际上,进入2023年以来,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被执行人信息一直不断在增加。

从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7日,观致汽车被执行人信息增加了61条。

截至发稿前,观致汽车历史被执行案件为267起,被执行总金额为10.31744592亿元。

另外,该公司还存在多起失信被执行人(老赖)、限制消费令及终本案件信息,未履行总金额超2亿,其中失信被执行人为10起,未履行比例为100%;限制消费令为200起;法律诉讼229起,案件总金额5.1748453955亿元,身份为原告/上诉人1225.5064万元,身份为被告/被上诉人5.0522947555亿元。

3月底,多家媒体报道称,观致汽车生产基地处于歇业状态,该生产基地位于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而位于上海的研发部门也已撤离,自去年观致汽车被山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列入消费黑名单后,目前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已无观致汽车销售点。

另外,2022年5月,司法拍卖平台上还出现了多起观致汽车被拍卖相关信息,2022年12月,安徽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发布拍卖公告,标的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的汽车生产线设备,起拍价约为1.23亿元,行业认为,观致汽车生产线都被法院拍卖了,距离彻底破产也不远了。

此后大量新车出现在司法拍卖平台上等待拍卖,其中来自于山东、浙江、湖北、河南、重庆等地区的查封车。

观致汽车是宝能旗下品牌,最早起于,2007年奇瑞汽车与以色列集团共同创立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2011年观致汽车品牌创立并被寄予厚望,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表示,“是观致汽车的偶像,观致汽车要做中国的。

”当时观致汽车首款车型竞争对手瞄准了,而在2014年-2016年期间,观致汽车也先后推出五门版、观致3都市SUV、 SUV及观致3 GT共计4款车型,但由于观致汽车市场销量表现惨淡并且不断亏损(2014年-2016年分别净亏损22亿元、25亿元和1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60亿元)成为了奇瑞的弃子,最终被宝能集团收购。

2017年12月,“财大气粗”的宝能集团战略投资观致汽车成为大股东,形成宝能、奇瑞汽车、量子公司三方股东控股。

2018年年初,宝能集团以66.3亿元收购了观致51%的股份,正式成为观致汽车的控股股东。

2019年1月,宝能再次以15.6亿元的价格购入量子公司12%的股份,宝能集团在观致的持股比例增至63%。

宝能集团的到来为观致汽车带来了短暂辉煌,数据显示,2018年观致汽车销量为6.32万辆,同比增长320%,其中单月销量最高增幅达400%,原因是这一年的销量主要来源于宝能通过关联的汽车租赁公司为观致拿下9.5万台的订单,因此观致汽车的销量很快出现大跌。

彼时,宝能集团掌门人姚振华还曾宣布将重金投资观致汽车,拿出500亿元用于观致汽车新产品研发,并在2022年推出26款新车型。

然而,理想总是很美好,现实却并非如此。

经历2018年高光时刻后,观致汽车的销量很快出现大跌。

数据显示,2019年观致汽车销量跌至2.27万辆,同比下滑63.4%,2020年观致汽车发布观致7新车,但同样未能扭转颓局,当年销量再次跌至1.31万辆。

到了2021年,观致汽车在面临内部员工流失、外部供应商和经销商维权、销售失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其销量再度腰斩,2021年观致汽车销量仅5200辆,平均月销不足450辆。

2022年11月,一份名为《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显示,常熟市人民法院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向金融机构、网络支付机构、保险机构、证券机构、不动产登记部门、车辆登记部门、市场监督部门发出查询通知,经分析财产查询,观致汽车名下存款只有2651.30元,与此同时,观致汽车的不动产以及车辆都已被数十次轮候查封。

而观致汽车的“大金主”宝能汽车也自身难保,2021年宝能汽车因资金问题,先后被爆出“制造基地停工”、“裁员”、“断交员工社保”、“关店”等诸多问题,此后则深陷流动性危机,面临理财产品逾期兑、债务违约等困境,不得不通过通过减持所持有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股份、处置资产等方式持续回笼资金。

几日前,深圳市银通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在其官网发布了两则与宝能相关的债权招商公告,内容涉及宝能旗下多处资产将被处置,分别为宝能地产委托贷款债权和宝能汽车信托贷款债权,包括深圳龙岗宝能科技园等多个抵押物和质押物,涉及债权超76亿元。

截至发稿前,宝能汽车集团历史被执行人为55起,被执行总金额为52.51476096亿元。

如今,不管是宝能汽车还是观致汽车均已是一地鸡毛处境,在被执行人信息不断增多、产线被拍卖以及官司缠身等负面消息下,宝能汽车还是观致汽车未来何去何去,我们无从所知,但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的必然趋势,后续宝能汽车和观致汽车能否翻身还是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行业关注,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