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冬季施工注意事项及养护方法目录
混凝土冬季施工注意事项及养护方法
混凝土冬季施工注意事项及养护方法
一、施工注意事项
1. 温度要求: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温度,最低温度不得低于5℃,以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受冻。同时,也应尽量在白天进行浇筑,以充分利用日间较高的温度。
2. 材料选择:冬季施工应优先选择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因为它们的早期强度较高,且水化热较大,能更快地完成硬化过程。同时,应尽量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以降低冰冻的可能性。
3. 搅拌与运输:在搅拌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的加热措施,如用温水搅拌,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在运输过程中,也应做好保温工作,以防止混凝土在半途上冷却。
4. 浇筑与振捣: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以确保混凝土与基材能良好结合。浇筑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内部密实。
二、养护方法
1. 蓄热法养护:蓄热法是通过覆盖保温材料来延缓混凝土的冷却速度,使混凝土在达到抗冻临界强度之前不受冻。具体操作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或草垫等保温材料,并经常检查,确保混凝土始终处于正温状态。
2. 蒸汽养护:蒸汽养护是通过向混凝土表面提供持续的热蒸汽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加速其硬化过程。这种方法适用于预制构件的冬季生产。在使用蒸汽养护时,应控制好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
3. 电热毯养护:电热毯养护是将电热毯覆盖在混凝土表面,通过电热毯产生的热量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这种方法适用于体积较小的混凝土结构。在使用电热毯养护时,应定期检查电热毯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4. 暖棚法养护:暖棚法是在施工现场搭设暖棚,在暖棚内设置热源,以提高棚内温度,保持混凝土的温度不低于5℃。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混凝土结构的冬季施工。在使用暖棚法养护时,应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棚内湿度过高。
以上就是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注意事项及养护方法。
冬天浇筑混凝土需要注意些什么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即进入冬季施工。
冬季天气寒冷,如养护不当,混凝土极易受冻,可能出现裂缝、疏松、凝结时间过长等质量问题。
因此,在冬期施工应特别注意混凝土的养护。
具体浇筑和养护措施如下:加快浇筑速度尽量加快砼浇筑速度,减少热量散失,做到砼拌合物入模温度≥5℃。
分层浇筑厚大的整体式结构砼时,已浇筑层的砼温度在未被上一层砼覆盖前不应低于2℃。
保温覆盖砼浇筑完毕找平抹面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如毛毯、草毡)覆盖,应加强裸露砼表面的保温覆盖,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倍。
在初凝至终凝间要搓抹1-2遍。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蓄热法养护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应做到随浇筑、随振捣、随覆盖,减少热量失散;保温、保湿材料必须紧密覆盖模板或砼表面,迎风面宜设置挡风设施,形成不透风的围护层;对细薄结构的棱角部分,应加强保温;结构上的孔洞应暂时封堵。
负温养护法对于不易加热保温且对强度增长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采用负温养护法。
但负温养护法施工的砼,浇筑后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并应以浇筑5天内予计日最低气温选用防冻剂,并重视覆盖保护。
拆模注意事项模板和保温层在砼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时砼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砼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尽量避免在寒流袭击、气温骤降时拆模。
注意天气预报冬期施工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防止遭受寒流、风雪和霜冻袭击;砼浇筑请施工单位安排在寒流前后气温较高的时间进行;小体积砼的浇筑部位宜安排白天气温较高时浇筑。
♂基底保护层基底保护层土方开挖后,应立即采取保温措施,并尽早浇筑砼;在老砼或岩基上浇筑砼,如有冰冻现象,必须加热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浇筑;浇筑前必须清除模板、钢筋、予埋件上的冰雪、圬垢;同时要做好浇筑及养护阶段的保温设施和材料的准备工作,才能进行浇筑。
冬季混凝土施工有哪些方面要注意
低温季节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 当混凝土地面施工现场连续5昼夜平均气温在5-15度,夜间最低气温高于-3-5度时,应按下述低温天施工规定的方法进行: 1、优选早强剂和促凝剂及其掺量 混凝土拌和物中应优选早强剂、促凝剂品种与掺量。
2、加强保温保湿覆盖养护 可先用塑料薄膜保湿隔离覆盖或喷洒养护剂,再采用保温草帘、泡沫塑料等保温覆盖初凝后的混凝土地面。
遇雨雪必须再加盖油布塑料薄膜等,防止保温材料变湿丧失保温效果。
3、选用总水化热量高或用量大的水泥 应选用总水化发热量大的R型水泥或单位水泥用量较多的32.5级水泥,不宜掺粉煤灰。
粉煤灰的持续水化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保持长期足够的湿度;二是要有足够的温度,两者缺一不可。
否则,粉煤灰不能水化和提供长期强度,水化不了的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是有害无利的。
4、控制混凝土拌和物温度 搅拌机出料温度不得低于10度,摊铺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5度。
在养护期间,应始终保持混凝土地面最低温度不低于5度。
因为混凝土只有在这样的最低水化温度下,才可能缓慢增长强度,并保持较高的后期强度增长率。
否则,应采用热水或加热砂石料拌和混凝土,热水温度不得高于80度;砂石温度不得高于50度。
5、测温 应随时检查气温、水泥、拌和水、拌和物及路面的温度,每班至少测定4次。
《施工规范》规定气温区间和应采取的蓄热施工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低温施工方法有很多种,《施工规范》考虑到混凝土地面施工时的原材料用量大,除了水可加热外,砂石料几乎不可能加热使用。
施工规范对低温施工规定加早强剂、促凝剂的保温保湿蓄热施工法,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
若混凝土地面冬季施工受冻后引起表面强度不够,地面起砂起灰,建议使用VL-M2水泥地面起砂处理剂进行硬化处理,可以快速提升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蓄热法、综合蓄热法、蒸汽养护法、暖棚法、负温养护法、电加热法等。
蓄热法是以保温材料覆盖减少砼温度损失,利用砼热量和水泥水化热,使砼强度增长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养护方法。
蒸汽养护法,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混凝土的蒸汽养护。
当气温低于0℃或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时即进入冬季施工,进入冬期施工时应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
将被养护的混凝土构件或结构置于搭设的棚中,内部设置散热器、排管、电热器或火炉等加热棚内空气,使混凝土处于正温环境下养护的方法。
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的重要手段。
应使用早强硅酸盐水泥,该水泥水化热较大,且在早期放出强度最高,一般3天抗压强度大约相当于普通硅水泥7天的强度,效果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