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对司马懿怎样评价的,司马懿是一个怎样的人

admin 36 0

三国志中对司马懿怎样评价的目录

三国志中对司马懿怎样评价的

司马懿是一个怎样的人

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何评价司马懿

三国志中对司马懿怎样评价的

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评价是: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总的来说,正史对司马懿评价很正面,和我们印象中的那个篡权者不一样。司马懿人生经历丰富,还长寿,他年少时被招进曹丞相府做了一个小小谋士,后成为三朝托孤重臣,最后篡权曹魏。他的处事哲学有着很高的智慧,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

司马懿是一个怎样的人

司马懿的一生比较明显的特征有出生权贵、位尊权重、善谋奇策、知人善用以及治国有方等。

1、出生贵族:司马懿,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2、位尊权重: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3、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

4、知人善用: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了邓艾、王基、州泰等人才,如虞预所说,经略之才可谓远矣。

5、治国有方:司马懿在上邽兴屯田,京兆、天水、安南兴冶铁,穿成国渠,筑临晋坡使雍凉足足食,并有余力供给关中不足。

后来又大兴屯田于淮北,穿广槽渠,这些作为不但增强了国力,也为日后统一华夏殿定基础。

对司马懿的各方评价:

一、史书评价:

1、《晋书·宣帝纪》:“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2、《三国志》:“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

懿勠力尽节,以宁华夏。

又以齐王聪明,无有秽德,乃心勤尽忠以辅上,天下赖之。

二、人物评价:

1、诸葛亮:“计吴朝必无降法,卿是六十老翁,何烦诡诳如此。

2、崔琰:“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

3、杨俊:“此非常之人也。

4、曹操:“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5、曹植:“魁杰雄特,秉心平直。

威严允惮,风行草靡。

在朝则匡赞时俗,百僚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折冲厌难者,司马骠骑也。

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国志》中没有司马懿的传。

我也没有过多的去了解这个人物,大多数只能从《三国演义》来看。

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司马懿,字仲达。

司马防之后。

曹操还在位的时候就看出此人野心不小,并命“日后不可付之兵权”,说来也可笑。

到了后来诸葛亮伐魏的时候,魏国居然没有一个像样的统率。

一个曹真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也多亏了司马懿魏国才保住了三秦之地,令诸葛亮七次北伐都无功而返。

也正因为如此,可能日后司马见魏国无人才有篡权的野心,刚开始的时候,我想他可能还是终于魏国的。

司马懿算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

把诸葛亮了解的一清二楚,知己知彼。

到老后来司马氏篡权,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如何评价司马懿

司马懿可谓是一代奸雄。

他是三国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代里的最后赢家。

司马懿有着出色的政治眼光(跟对了主子)。

非常过硬的心理素质(曹操派人用刺杀来试探他是否装病)。

善于伪装自己(对敌示弱)。

胆大心细。

极擅长揣摩人心。

也极擅长笼络他人。

可谓绝世奸雄。

之所以不是枭雄是因为他的手腕不如曹操狠。

司马懿的狠主要是对政治对手。

对世家,豪族等手段宽柔。

魏(曹操)是法制。

晋(司马懿)是人治。

我们既然说冢虎就用卧龙来比较好了。

司马懿对比诸葛亮,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会用人会看人。

例如:

1)刘备临死前就对诸葛亮说过马谡不堪重用,但诸葛亮没听进去,结果挥泪斩马谡:2)孔明选姜维做接班人,结果后继无人。

3)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的嘱托。

六出祁山。

姜维九伐中原。

其实呢。

蜀国的面积只有魏国的十分之一。

诸葛亮耗尽民力财力。

垂死挣扎罢了。

司马懿篡魏成功后,一伐功成,蜀国就亡了。

而司马懿最终能篡夺了曹操打下的江山,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曹操损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而司马懿笼络人心,举个例子。

曹操最大的骂名是杀了当世名士崔琰(崔琰官职司徒。

曹操是司空。

崔琰官是很大但没兵权,所以曹操杀他易如反掌)。

曹操也是因为杀了崔琰坐下了千古骂名,曹操同样杀死了儿子曹植的妻子崔氏(原因是衣服过于华丽),其实曹操最主要的目的是削弱崔氏家族。

但历史是很有意思的。

崔琰是司马懿的媒人,司马懿妻子张氏是崔琰为司马懿提的亲。

司马懿与崔氏家族有这段渊源,就极力笼络崔氏家族。

崔氏也就成了司马懿的助力。

同样的。

从晋朝往后崔姓就是天下世家执牛耳者。

这就是政治的互惠互利。

我认为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开国皇帝来说。

良心与道德都是次要的。

他是不如老对手诸葛亮高风亮节,清高了不见得是好事,尤其是对政治而言。

也不如诸葛亮机智高明(其实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标榜的非常厉害,但《三国志》,《魏书》,包括裴松之的引著这些史料等都证明:空城计和诸葛亮一点关系没有,文聘对孙权用过空城计。

曹操对吕布用过空城计。

诸葛亮完全被神化了。

被民间与小说家神化了。

司马懿完胜诸葛亮。

1)于国。

诸葛亮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征服了今四川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

让中国拥有了这片版图。

而司马懿建立了一个王朝。

结束了动荡的中国。

开创了一个时代。

是司马懿才有的魏晋风骨。

2)于私。

诸葛亮的才华后继无人。

姜维的才华远逊于诸葛孔明。

而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皆是文武全才。

都是司马懿晚年夺取天下最有力的帮手。

就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人来说。

其对子女教育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

因为子女等于是自己在某种意义上的延续。

纯手打。

望采纳。

O(∩_∩)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