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目录
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
-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国人对于长生久视的追求、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老人节是什么节日

老人节是什么节日
中国老人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
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中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2013年的重阳节(10月13日)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
老人节是什么族的节日
老人节是汉族的节日。
老人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而《荆楚岁时记》中亦记载道:“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
”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进入现代,1989年国家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中则在法条中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为什么叫敬老节
传统节日的现代传承。
重阳节最早是一个丰收后的祭祀节日,有感恩和期盼的寓意在其中,传承至今,现在的重阳节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人们会在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是传统节日现代传承方式之一。
重阳节主要风俗是什么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有:登山秋游、摆敬老宴、赏菊、辞青、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
重阳节最早是丰收后的祭祀活动,在节日民俗中,还保存着传统祭祀活动中的登高、宴请等活动形式,又添加了赏菊、辞青等具有自然气息的活动,总的来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气息的节日。
如何给家里的老人过重阳节
第一,有纪念意义的重阳节可以给老人拍正规些的纪念照,用年份节日做标志。
这个当然指的是父母都健在的情况。
家有老人是块宝,尤其父母都健在的情况下,请一定珍惜,请一定尽自己的孝心,因为他们开始老了。
带他们去专门的照相馆照相吧,这样仪式感更强些。
第二,为父母买套情侣装吧。
老人已经是劳碌了大半辈子,他们的年轻时,国家物质不是那么富足,今天,你有能力了,就给他们买套时髦的休闲装吧,他们穿上肯定喜气洋洋,就选在重阳节让老人穿上。
第三,为老人准备一顿适合他们口味的丰盛些的饭菜吧。
不一定去饭店,重阳节不是法定节日,家中肯定还有儿孙让他们牵挂,就在家里动手做吧,他们肯定不喜欢大鱼大肉,肥油了,就荤素搭配好吧。
平时,他们一定是按照孩子们的口味准备,今天就为他们换一次口味吧。
第四,给他们一些钱,让他们自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很多老人退休后一直为儿女服务,伺候孙子孙女上学上托儿所,很多老人是免费的劳动力,也有很多是带着工资为孩子们服务的,你就为他们做一次吧,让他们过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吧。
也许他们不缺钱,但是不缺钱不是就代表了儿女的不付出。
让他们今天不要再干家务了。
第五,给老人放一天假,让他们自由的过自己的节日吧。
很多老人退休后的第一任务就是给孙子孙女做饭,变着法变着花样的做饭,为的是让自己的孙子孙女吃好喝好,今天就给他们放一天假,也许你实在工作繁忙,可以提前做准备啊,调休,夫妻协商啊,自己顶一天吧,一年才一个重阳节啊。
第六,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祝福和感恩。
无论给老人做的什么,都可以直接表达出来,自己不好意思觉得肉麻的话,让孩子说啊,当然如果父母是知识分子,可以通过书信表达自己的心声,相信他们看到你的书信会泪流满面的。
9月9日是什么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我国古代以“六” 为阴数,“九”为阳数,
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的起源可
追溯到西汉初期,但其名称见诸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
古老的重阳节风俗虽多,但主要是登高、 插茱萸、赏菊和饮菊花酒。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
重阳节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
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
“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
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
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
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
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 祭祖节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
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17-18]
登高节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19]
敬老节
近代,九月初九被赋予了敬老节的新含义。
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
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7] [17]
由来
丰收祭天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确定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时间坐标。
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
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苍龙七宿)。
春天农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在东方夜空中开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龙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长,苍龙七宿高悬于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庄稼丰收,苍龙七宿也开始在西方落退;冬天万物伏藏,苍龙七宿则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
季秋时节,“大火”(心宿二)退隐,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季秋“大火”退隐的时节,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季节有了新的认识,九月祭火神的仪式逐步衰落。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江南部分地区的重阳祭灶(家居的火神)习俗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