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时间,在大跃进时期,当中央提出了8字方针是什么

admin 40 0

大跃进时间目录

大跃进时间

在大跃进时期,当中央提出了8字方针是什么

各个五年计划起止时间

1950年至1978年为中国的什么时期

大跃进时间

大跃进时间,在大跃进时期,当中央提出了8字方针是什么-第1张图片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全国在经济建设中开展的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主要特征的群众运动。

从1958年1月开始,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多次会议,错误地认为中国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并决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采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错误方法。在工业方面,为了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党力图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局面。但是经济建设有它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发展需要积累的过程,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我们党还缺乏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对掌握经济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背离了一向倡导的实事求是原则,搬用战争年代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指导经济建设,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提出了许多违背科学的口号和做法。这样,急躁冒进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就发生了。收到你的喜欢啦收到你的喜欢啦

在大跃进时期,当中央提出了8字方针是什么

大跃进时间,在大跃进时期,当中央提出了8字方针是什么-第2张图片

“大跃进”、“三年调整”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年至1965年)

1、大跃进时期

1957年底全国共有粮油加工厂3200个,到1960年发展到8900个,增加了近两倍。

人民公社兴办的粮油加工厂,1957年底只有5万个左右,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万个,增加了5倍。

2、三年调整时期

1960年8月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从1961年起到1963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粮食部门首先清理和停建一批建设项目,基本上刹住了新建粮油仓、厂之风。

粮食部工业局于1960年和1961年两次召开调整工作会议,在“瞻前顾后、全面安排”的方针指导下,在两年时间里采取关停、合并、缩小生产规模等方式,使全国8900多个粮油加工厂调整为7256多个,减少了1644粮油加工厂。

1961年至1963年全国新建粮仓为150万吨(包括接收进口粮的粮仓)。

3、粮食基本建设工作的恢复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继续实施

1964年,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粮食产量达到18550万吨,粮食库存开始增加,国民经济开始全面好转。

1964年国家安排的粮食基建投资为5000万元,实际完成为4957万元。

投资重点是粮油工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

粮食仓库和油库建设投资仅占20%左右。

粮食教育事业、科研事业、职工住宅的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建设,逐步恢复和纳入正常建设轨道。

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继续好转,粮食库存量有了较多的增加,粮食基建投资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国家年初安排的粮食基建投资5000万元, 1965年实际完成投资为11300万元。

其中:粮食仓库建设投资4614万元,植物油库建设投资679万元,粮油工业投资2105万元,其余用于其它方面的投资。

从1958年起到1965年,这一时期共完成投资126156万元。

其中:粮食仓库投资61808万元,占49%,植物油库投资3623万元,占2.8%,粮油工业投资25414万元,占20.1%。

各个五年计划起止时间

大跃进时间,在大跃进时期,当中央提出了8字方针是什么-第3张图片

五年计划,指的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目前“十二五”规划正在实施进行。

1950年至1978年为中国的什么时期

大跃进时间,在大跃进时期,当中央提出了8字方针是什么-第4张图片

1950年土地改革、、昌都战役、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年、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1958年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1959年我国独立研制、导弹、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1962年中共中央举办“七千人”大会、1964年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开始、1967年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氢弹、1969年中苏。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我国成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2年、《》签署。

扩展资料:

土改意义:

(一)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二)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三)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

(四)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五)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