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会飞吗,飞鱼会飞吗?

admin 35 0

飞鱼会飞吗目录

飞鱼会飞吗

飞鱼会飞吗?

飞鱼是什么,会飞吗?

飞鱼真的会飞吗?

飞鱼会飞吗

飞鱼会飞吗,飞鱼会飞吗?-第1张图片

飞鱼实际上不会飞。它的“飞行”只是一种滑翔而已。飞鱼是利用它的尾巴猛拨海水起飞的,而不是靠振动胸鳍来飞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网站。

飞鱼会飞吗?

飞鱼会飞吗,飞鱼会飞吗?-第2张图片

飞鱼不会飞。

飞鱼的“飞行”只是一种滑翔而已。

飞鱼实际上是利用它的尾巴猛拨海水起飞的,而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靠振动胸鳍来飞行。

飞鱼在出水之前,先在海面下调整角度快速游动,快接近海面时,将胸鳍和腹鳍紧贴在身体的两侧,然后用强有力的尾鳍左右急剧摆动,划出一条曲折水痕,使其产生一股强大的冲力,迫使鱼体像箭一样突然破水而出,起飞速度可达18米每秒。

出水面后,飞鱼立即张开又长又宽的胸鳍,迎着海风以大约15米每秒的速度作滑翔飞行。

当风力适当的时候,飞鱼能在离水面4至5米的空中飞行200至400米。

当飞鱼返回水中时,如果需要重新起飞,它就会在全身尚未入水之时,再用尾部拍打海浪,以增加滑翔力量,使其重新跃出水面,继续短暂地滑翔飞行。

显而易见,飞鱼的“翅膀”其实并没有扇动,而只是靠尾部的推动力在空中作短暂的“飞行”。

有人曾做过试验,将飞鱼的尾鳍剪去,再放回海里,由于它没有鸟类那样发达的胸肌,不能扇动“翅膀”,所以被剪断尾鳍的飞鱼就再也不能腾空而起了。

飞鱼是银汉鱼目飞鱼科约40种海洋鱼类的统称,飞鱼在离开水面的时候会用尾巴用力拍水,使身体向空中射出,然后再靠尾巴的推动力在空中能短暂滑行,看起来就像飞起来一样,所以得名飞鱼。

飞鱼体型较短粗,稍侧扁;吻短钝;两颌具细齿,有些种类犁骨、腭骨或舌上具齿;鼻孔两对,较大,紧位于眼前;鳔大,向后延伸;无幽门盲囊;被大圆鳞,易脱落,头部多少被鳞;侧线低,近腹缘;臀鳍位于体后部,约与背鳍相对,无鳍棘;胸鳍特别长,最长可达体长的四分之三,呈翼状;有些种类腹鳍发达;尾鳍深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色一般背部较暗,腹侧银白色,胸鳍色各异,有黄暗色斑点,或淡黄色,或具淡黄白色边缘,或条纹。

飞鱼由于发达的肩带和胸鳍,以及尾鳍和腹鳍的辅助,能够跃出水面,滑翔可达100米以上,这种技能使飞鱼可以逃避鲯鳅、剑鱼等天敌的追逐。

飞鱼在海中的主要食物是细小的浮游生物,每年的四、五月份,它从赤道附近到我国的内海产“仔”,繁殖后代。

它的卵又轻又小,卵表面的膜有丝状突起,非常适合挂在海藻上。

以前渔民们根据飞鱼的产卵习性,在它产卵的必经之路,把许许多多几百米长的挂网放在海中,借此来捕捉它们,现在国家有了保护措施,这种美丽的鱼类受到了保护。

飞鱼广布于全世界的温暖水域,共有8属50种。

为热带及暖温带水域集群性上层鱼类,以太平洋种类为最多,印度洋及大西洋次之。

中国及邻近海域记录有6属38种,以南海种类为最多。

飞鱼是什么,会飞吗?

飞鱼会飞吗,飞鱼会飞吗?-第3张图片

分类 : 飞鱼科属颌针目颌针亚目。

全世界有8属52种,本省有4属20种。

形态 : 外形似鱵,但体较粗短,略侧扁,有特别延长之胸鳍,吻钝短,齿细小,体被圆鳞,大而薄,易脱落,背鳍位於体之后部,尾鳍发达,深开叉,下叶较长。

生态 : 喜欢在大洋中宽广的表层水域洄游,栖息在热带、亚热带的温暖海域,群栖性,经常成群洄游,易受惊吓,受到敌害追赶时经常成群窜出水面滑翔,夜间易受光的吸引,有产卵黏在飘浮物下之习性。

飞鱼真的会飞吗?

飞鱼会飞吗,飞鱼会飞吗?-第4张图片

飞鱼当然会飞了,只不过它们不能像鸟儿那样自由飞翔,只能在水面上方4~5米的低空飞行几十米或是上百米。

飞鱼的身体细长,腹鳍紧贴在身体的两侧,尾鳍的下叶比上叶长出许多,这种结构使得飞鱼具备了飞行的条件。

飞鱼起飞前,先猛烈地摆动尾巴,快速游向水面。

当它们从水中窜出的时候,那对宽大的胸鳍就像鸟的翅膀一样在它们的身体两侧展开,从而把它们推向远处。

不仅如此,飞鱼的尾鳍还可以改变飞行的方向,使它们能更快地逃离敌人的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