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主要思想主张目录
董仲舒主要思想主张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可以分为四点:
1. 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3. 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4. 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董仲舒相关书籍。
请问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作《春秋繁露》一书,其“大一统”理论来源于《春秋》.(董仲舒属于公羊学派,重视春秋一书中的微言大义.)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在汉代以前,所有的君王都从祖先那里继承君位,而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君临天下后就需要新的理论支撑,不受命于祖,董仲舒提出君王受命于天.据此,他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学说.3、针对土地兼并问题,他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4、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这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董仲舒的故事 董仲舒有什么主张

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
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
3.针对土地兼并实现,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4.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1、君道无为
吸取道家对“有”,“无”的认识,论证了君臣之间的体用关系。
老子所提出的“有”、“无”,最早可上溯至《》之中。
源于《周易》中的乾、坤两卦。
乾代表万物的本源,坤代表万物,所谓“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老子吸收了这一思想,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即是本体,并不是指空无一物,而是一种纯一不杂的境界(乾是卦);有,即是万物,在本体显作用时,显现为有,因此用表示。
这一理论在先秦著述中多有体现,并且堪称所有宗教的根本原理。
2、德主刑辅
德刑关系的问题是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
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儒家施行“德治”、“仁政”的主张,又根据阴阳四时的道理阐述法治的必要性,并调和两者关系,提出“德主刑辅”、“大德小刑”的观点,才使这一争论得到了官方性、主流性的答案。
3、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源自易学同声相应的思想。
道家认为万物是相通相应的,所谓“物物一太极”。
人身与天地相通,与社会相通。
而且,相应的部位,都会有相互的影响。
《览冥训》曰:“今夫调瑟者,扣宫宫应,弹角角动,此同声相和者也”。
董仲舒对这一思想加以运用,提出了官制象天说和德刑时令说。
4、三纲五常
董仲舒所提出的“三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结合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的尽份思想和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的伦理观念。
5、天谴灾异
早在,人们便开始运用各种天人关系理论来推演世间万物的发展,这种推演始终没有中断过,然而这些理论由于过于玄奥或者不经世用大多亡佚了,部分推演灾异事件的记载被保留在《春秋》中,由儒家传承了下来。
董仲舒的天谴灾异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春秋》中的记载;二是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象数易学。
他用很大的篇幅阐述了灾异产生的原因以及补救方法。
6、崇本抑末
“崇本抑末”是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先秦各家在学术观点上多有冲突,却一致的强调重视根本,反对舍本逐末。
道家认为“清净为天下本”,法家以“法治”为本,农家以“农”为本。
扩展资料:
思想成就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统治人民虽然奉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