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再生能源目录
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水能 D.天然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在自然界中循环再生,不会耗尽的能源。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在地球上储量丰富,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并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与不可再生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是更为环保、可持续的能源选择。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根据预测,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力的主要来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是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能源,是中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能源需求总量在发展中经济体的拉动下将持续保持稳步增长,在所有能源种类中,电力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优势和使用便捷的优势在未来将愈加显著。
新型电力系统的五大特征:以新能源为主体,具有高度灵活性以适应风光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电力电子化大大降低系统的转动惯量,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高度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义:
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意义就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空气的污染。
过去大量的燃烧化石燃料,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可再生能源还有助于经济增长。
采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加快地区脱贫进程,促进就业,为政府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可持续发展。
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增加社会整体收入,增加经济活力,改善社会生活水平。
如果大量使用,还可以节省油费,改善基础设施,减少贫困,带来社会稳定性。
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水能 D.天然

C
试题分析: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取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选择C。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是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能源,是中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21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8.4%。
截至2020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7.5%。
明确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进一步指明了中国能源转型变革的战略方向,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设定了新的航标。
可再生能源的价值意义:
实践证明,可再生能源不仅能够提供清洁替代能源,更重要的是可以拉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切实抓紧抓好。
同时,中国积极推进城乡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能清洁利用,促进人居环境改善;积极探索沙漠治理、光伏发电、种养殖相结合的光伏治沙模式,推动光伏开发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实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