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交流
我们一起学习

什么是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内涵(什么是人格完整)

人格健全和精神独立的区别?“健全人格”是一个表达人的本质存在状态的新时代概念。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

什么是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内涵(什么是人格完整)

人格健全和精神独立的区别?

“健全人格”是一个表达人的本质存在状态的新时代概念。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健全人格,也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对自己奋斗的目标是否明确。自己的人格是否健全都不是一件值得卑微和炫耀的事情,其实真正的健全取决于自己本身。

精神独立的意思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经过独立思考之后进行选择,自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是有其深厚基础的。首先,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来自于我们独特的历史文化。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因包括哪些?

一般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特性的统一体,各种特性的配合形式。人格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体格上的特性,如身高、体重、体态、感官等;

②心理上的特性,如智力、记忆、知觉、判断等;

③特殊能力,如音乐、美术、社交等能力;

④经验,如知识、兴趣、态度等;

⑤气质,即情绪的表现,如兴奋或恬静,愉快或忧郁;

⑥意志,即行为自制力,克服困难的力量,如果断或犹豫

等;

⑦品质,即道德行为,如诚实或虚伪,公正或自私等。

人格就是由这些特性构成的有机整体,人格的本质特征可从两个方面理解。

1、人格的主体性

人格的主体性意味着人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以其主体意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另外,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才能、素质和价值的自我确证与为社会作贡献之间的和谐统一;人的创造性、认识力和能动性的最大发挥,在人格与文化互动中实现人和

社会的同步发展和提高等。

2、人格的整体和谐性

和谐是人格相对稳定状态的标志。整体和谐一般包括两个层次:其一,群体及个体人格与社会、历史、文化互动过程中的和谐;其二,个体人格内部结构的和谐。即价值、信仰、行为方式、思维、情感等和谐和个体调控机制的完善。一定的文化与人格是相对应的,正如巴尔诺所说:“当一个社会的文化发生了变迁,并且发展出新的制度时,这个社会就必须去适应新的情况,这种适应也许会涉及到人格的变迁,而人格的变迁又有可能再度导致文化上的变更。”

目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青年大学生的人格状态与理想人格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就有一

个人格的完善和变迁的问题。

什么是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内涵(什么是人格完整)

什么是人格完整?

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健康的人其所思、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

  

什么是人格?健全人格的标准有哪些?

心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据美国心理学家澳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也许读者会说,这么多定义,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我们还有希望了解什么是人格吗?其实,那么多具体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统统不管,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我们从独生子女的外部行为,来看独生子女的道德表现、个人兴趣等,又通过专门的测量,来看他们心理内部的人格需要如是否有成就需要或攻击性需要等)、自我接纳程度和学习需要。比如:在调查中,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她)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或总想弄明白不懂的问题,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认知需要非常强烈;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或她)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性格,经常感到别人对自己不重视,或好象在各处都不能起作用,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认知需要被视为健康人格之一,而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被视为人格障碍之一。在我们的研究中,类似这些都是人格的内容,它们从不同层面表现了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

对健全人格的理解受人性观、价值取向及方法论的不同而各异。例如马期洛认为健康健全人格的人应为自我实现的人,而奥尔坡特则认为是一个成熟的人,罗王杰期则认为应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的人等等。综合各学派的观点,找出共同的东西,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对衡量人格健全有突出意义。

1)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这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是有自我认识且这种认识是全面的、丰富的;其次是不歪曲自己的特性,即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第二是能够经常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感受到什么,并知道行为、体验缘何而起。积极的自我态度与自我认识有联系但不光全由后者决定。它指的是一种“尽管认识到自己有长有短、有好有坏,但仍然从总体上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抱有希望”的态度。

2)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人格健全者应能准确地从别人的言语、行为中体察别人的思想、愿望和感受,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而且,他对别人的了解是建立在事实根据上的而不是主观臆测。此外,他对人的态度特征和人际交往技能应有助于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

3)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应该热爱生活,有投身于工作事业和家庭的热情。要具有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

4)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人格健全者应该有统一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个性倾向的各部分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之间应该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而且他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之间也应该有协调性。

什么是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内涵(什么是人格完整)

健全的人格标准是什么?

1) 自信心是否有所增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受到表扬,信心倍增,受到批评,也不丧失信心。如果因受到批评而“破罐子破摔”,不求上进,那就是人格上的一种扭曲。

2) 是否具有面对现实的态度。通过相对评价,可以确定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通过绝对评价,可以确定个人达到目标的程度。一个人格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地面对这个现实,反之,就可能采取逃避现实的做法。

3) 协作意识是否有所增强。评价必然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激发竞争意识。讲竞争是否还讲协作,这对人格力量是一种考验,没有协作意识的人,不能算作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4) 是否有激发智慧的力量。不断地学习,增长学识,并能广泛地培养情趣,这是一个人格健康的人的重要特点。通过评价,要有激发智慧的力量,具有求知创新的心态,积极性得到提高。

5) 意志力是否有所增强。一个人格健康的人,必定意志坚强,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一个人如果人格不健康,碰到困难就会自暴自弃,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6) 是否具有同情心。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不仅体验着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而且能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也能对别人的失败表示同情。如果别人碰到了困难或失败,不但不伸出友谊之手,反而还幸灾乐祸,那就不是一个人格健康的人了。

7) 适应性是否有所增强。适应性是评价人格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人,如果具有健全的人格,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不仅能适应客观环境特别是人际环境,而且能对环境条件做出判断,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8) 独立性是否有所增强。一个成熟的人,其独立性是比较强的,办事凭理智,能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不感情用事,能独立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并能适当地听取别人的合理建议。

9) 价值取向是否正确。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其价值取向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者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对立。有的人,只顾个人价值,忽视社会价值,甚至为了既得利益而损害社会价值,那就是人格不完善。

10)自我评价能力是否有所增强。一个成熟的人,能够主动地进行自我反省,对自己的言行做出客观的评价,并能根据评价结果,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从而促进个体社会化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朵百科 » 什么是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内涵(什么是人格完整)


关注公众号『云朵百科』

获取最新生活交流资源!
带你玩转学习海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