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仁的小故事?你好,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有很多小故事可以体现它的真谛。比如,有一位年轻人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人跌倒了,他毫不犹豫地扶起了老人,并送他回家。老人非...
有关于仁的小故事?
你好,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有很多小故事可以体现它的真谛。比如,有一位年轻人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人跌倒了,他毫不犹豫地扶起了老人,并送他回家。
老人非常感激,问他是谁,年轻人回答:“我只是一个路过的人,帮助别人是我的责任。”
这位年轻人的仁心感动了老人,也感动了路人。
还有一位孝顺的儿子,他每天都会给父母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尽全力让父母过上舒适的生活。这位儿子的仁心让父母感到无比幸福和感动。这些小故事告诉我们,仁是一种美德,它不仅能够让我们自己感到快乐和幸福,还能够传递给他人,让周围的人都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有关于仁的小故事?
刘宽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宰相。他以宽大待人而闻名。他不仅对同一朝代的官员发脾气,而且对陌生人和犯错误的人发脾气也不容易。他和妻子刚结婚时,妻子想试试刘宽是否真的慷慨无私,于是安排家里的女佣打扮好,准备在刘宽进门时把汤端进房间。进门时,她故意不小心把整碗汤撞到了刘宽身上。汤洒在刘宽整洁的官服上。女仆帮他擦了擦,低头挨骂。然而,刘宽没有说一句愤怒的话。相反,他问女仆是否被烫伤了。女仆非常感动,他的妻子被他的自制力和美德深深感动。刘宽温柔的性格和宽宏大量的风度一度广为人知。
培养一颗宽厚仁慈的心,不仅可以增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还可以扩大一个人的自尊,使一个人保持快乐的心情。这对别人和你自己都是一件好事。
仁字的由来有什么故事吗?
通行古文献中,《尚书》较早出现了“仁”。《尚书·周书·金滕》中,周公说:“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意思是我周公具备像你父亲一样的仁德,既有多种多样的才能和技艺,又能够尊奉鬼神、祭祀祖先。这里的“仁”,主要涉及王者为人的品格与德性。涉嫌为后人所伪造的《古文尚书》中,论及仁的主要有:“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商书·仲虺之诰》);“民罔常怀,怀于有仁”(《商书·太甲下》);“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周书·泰誓中》)。其中的仁,或指一种能够见之于外的美善行为,或指一种深藏于内心的良好德性。
《诗经》中也曾提及“仁”。《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赞颂“叔”美好而又具有仁德,俊秀而又有英武之气。《齐风·卢令》云:“卢令令,其人美且仁”,称赏猎人既漂亮而又怀有仁德。这里的“仁”,已与“美”并列,指涉一种既合乎审美标准,又包含好善仁德的行为风格。
仁政治国孟子故事?
1、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前一篇我们讲了,孟子从魏国来到了齐国,齐国时任君主是齐宣王,孟子问齐宣王:你爱好音乐吗?
齐宣王说:我不爱好古典音乐,只爱好世俗流行的音乐而已,怎么了?
孟子接着说:如果大王真的非常爱好音乐,不管是世俗音乐还是古典音乐,那么齐国就可以平治了!
齐宣王很疑惑,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孟子讲了著名的成语典故“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孟子说:独自欣赏音乐的快乐,不如和大家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和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又不如和大多数人欣赏音乐的快乐。
如果百姓疾苦、民不聊生的时候,君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的钟、鼓、箫、笛的声音,都觉得头痛,愁眉苦脸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这样爱好音乐,为什么使我们落到这样坏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见面,兄弟东奔西跑,妻子儿女离散;相反,当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时候,君王在这里奏乐,百姓都会兴高采烈地互相转告说:你看,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
音乐虽有雅俗之分,但听音乐时,喜欢与人共鸣的心思是一样的,所以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个故事十分生动形象地告诉了齐宣王,要与民同乐,不管你弹奏或欣赏什么音乐,百姓幸福了,他们自然会高兴,和你一起欣赏;百姓疾苦了,他们就会埋怨。
孟子还说了一个故事,他说,周文王的园林听说有七十里这么大,但是百姓还觉得太小了;而齐宣王你的园林只有四十里,百姓还觉得太大了,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文王的园林,百姓可以去割草砍柴,打鸟捕兔,他的园林是和百姓一起享用的;而你的园林,严加看管,不准百姓入内,如果百姓在里面杀了一只麋鹿,就要和杀人犯一起被罚,你的园林没有和百姓一起享用,当然百姓就觉得你的园林太大了。
其实通过这两个故事,都讲了,君王要与民同乐的道理。当然,除了“乐民之乐”,还要“忧民之忧”,体察民情。孟子对齐宣王说了一个晏子和齐景公的故事。晏子告诉齐景公,古代的贤君每次出游巡视,都是为了工作,体察百姓疾苦。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
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游历,我怎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巡视,我怎么能得到赏赐?一游历一巡视,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
但是现在就完全变了,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索取粮食。饥饿的人得不到粮食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侧目而视,怨声载道,违法乱记的事情也就做出来了。这种出游违背天意,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样浪费。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非常高兴,于是,先在都城内作了充分的准备,然后驻扎在郊外,打开仓库赈济贫困的人。
讲了要与民同乐的治国思想,其实这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然后孟子又通过几个故事,阐释了自己的对识人和用人的思想。
2、专人专用
孟子对齐宣王说:如果大王有个官员,把妻儿托付给朋友照看,自己前往楚国游历,等他回来时候,发现妻儿都受饿挨冻,你会对这样的朋友怎么办?
齐宣王说:那就与他绝交。
孟子说:司法官如果管不好下属,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那就撤换掉他。
孟子接着说:一个国家治理不好,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觉得不好意思,开始顾左右而言他,扯别的话题去了。
孟子告诫齐宣王,对于官员的任用、撤换、处死都要十分慎重,不要听信一方之言,要采纳各方意见,尤其是老百姓的意见。另外,在知人善用方面,孟子还提出要让专业的人负责专业的事情。
孟子说,建造大房子,就一定要派大工匠去寻找大木材,让他来建造房屋,而不是根据大王的喜好来指导他们,一个人从小学习一种专业技能,长大了便想学以致用,大王却经常说:你暂且放弃你所学,按我的意思去办吧,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一块原始的玉石,就要找专业的玉匠来雕琢,治理国家也是一样,要用专业的人来治理。
3、处理国际关系,仁政还是根本
齐宣王问孟子:齐国攻打燕国,并且成功了,但是别的诸侯国就商议出兵救燕国而攻打齐国,齐国应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在《尚书》中记载,商汤一开始凭借七十里的土地可以统一天下,是因为天下人都信任他。他向东征伐,西边的夷人就抱怨;他向南征伐,北方的狄人就抱怨,他们抱怨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到后面呢?百姓期盼他们,就像久旱盼乌云一样。
现在燕国虐待他们的百姓,大王前去征伐,百姓以为您可以把他们从水生火热之中,所以非常欢迎。但是如果你不实行仁政,杀害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拆除他们的宗庙,那么百姓就会痛恨,其他各国也会闻风而动,前来讨伐。大王赶快发布命令,送回俘获的老人和小孩,停止搬运他们的宝物,与燕国百姓商量选立一个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其他诸侯国出兵。
儒林外史王德王仁故事梗概?
在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王德、王仁两兄弟是与严氏兄弟几乎同时登场的又一对兄弟。其中,严贡生和严监生两兄弟性格品行完全不同,而王氏兄弟俩则是性格品行完全一样,如同一个模子出来的两个人。两兄弟主要出现在第五、第六回中,虽然描述的文字不多,但其形象却被塑造的非常鲜明。
兄弟两人都是禀生(考中秀才时,名列排行榜前列的可以递补为禀生),算是秀才中的优等生了;所从事的职务也是在私塾教书育人,而且是铮铮有名。按道理来说,这样饱读诗书之人应该为人师表,然而这对兄弟却是“无德无仁”之人。
作者在赋予这兄弟俩名字时,就寓有讽刺之意,也就表明他俩都是“无德无仁”之人。王者,亡也;王德、王仁也就是亡德、亡仁,即“无德无仁”。
王德字于据,王仁字于依,两人的名与字都是出自儒家经典《论语》之中。“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人要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六艺的范围之中”。
反观王德、王仁兄弟俩的所作所为,何曾做到过孔子所言的“据于德,依于仁”?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言行正好与圣贤之教相反,都是见利忘义的小人。由此可见,作者为这对兄弟起名字时,已经将两人圈于“无德无仁”的格局之中了。
在王氏兄弟眼中,从来就没有“德、仁”,只有利益;除了利益不能放弃之外,一切都可以抛弃。
一、妹妹临死之际,忙于扶立赵氏为正室
在妹妹王氏临死之际,严监生急于将自己的爱妾赵氏扶为正室,也得到了王氏本人的认可,于是就请来了王氏的两位哥哥王德、王仁兄弟。
第五回写到:“两人走到床前,王氏已是不能言语了;把手指著孩子,点了一点头。两位舅爷看了,把脸木丧著,不吭一声。须臾,让到书房里用饭,彼此不提这话。”
看到妹妹王氏已经同意让赵氏为正室后,王氏兄弟脸色就变得很难看了;对于此事也是一声不吭,也不再提及这件事。王氏兄弟用这种方式来默默抗议此事。
见此情况,严监生开始采取行动,用钱来打动王氏兄弟。第五回写到:因把小斯都叫出去,开了一张厨,拿出两封银子来,每位一百两,递给二位老舅:“休嫌轻意。”二位双手来接。
得到严监生的钱后,王氏兄弟立马变了一副嘴脸,开始竭尽全力帮助严监生赵氏扶为正室,为其出谋划策。
第五回写到:两位道:“有我两人作主。但这事须要大做;妹丈,你再出几两银子,明日只做我两人出的;备十几席,将三党亲戚都请来,趁舍妹见你两口子同拜天地祖宗,立为正室。谁人再敢放屁?”严致和又拿出五十两银子来,二位喜形于色去了。
通过为严监生出谋划策,王氏兄弟借此又得到了一些银两,于是两人变得喜形于色,高高兴兴地离开了。此时王氏已病入膏肓,连话都说不出来,两位哥哥却只顾自己利益,早就把王氏这个妹妹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二、妹妹逝世后,不见伤心只见利益
第五回写到:管家都在厅上,堂客都在堂屋候殓,只有两个舅奶奶在房里,乘著人乱,将些衣服,金珠首饰,一掳精空。连赵氏方才戴的赤金冠子,滚在地下,也拾起来藏在怀里。
王氏逝世后,丈夫严监生是哭了,赵氏也是哭的昏天黑地,而王氏兄弟却没有做出任何表示伤心痛苦的行为。其中王氏兄弟的妻子更是露出了丑恶嘴脸,丝毫不见她们悲伤,只顾着掠夺金银首饰,无耻之极。
当赵氏坚持一定要为王氏披麻戴孝时,这时王氏兄弟开始发话了,极尽讨好赵氏。
第五回写到:赵氏定要披麻带孝,两位舅爷断然不肯道:“‘名不正则言不顺’你们此刻是姊妹了;妹子替姊姊只带一年孝,穿细布孝衫,用白布孝箍。”
为了讨好严家今后的女主人赵氏,王氏兄弟也是费尽心机。赵氏要为王氏披麻戴孝,王氏兄弟则断然不肯。此时王氏才刚刚去世没几天,王氏兄弟就为自己今后的利益考虑,真可谓无耻至极。
在王氏兄弟眼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德、仁”。所谓的道德仁义、兄妹情义,所谓的圣贤之教,都是浮云。除了自身利益之外,没有什么可以打动他们。
三、对赵氏的态度,随着其境遇的变化而变化
在赵氏成为严家的女主人后,王氏兄弟对其是百般讨好;而随着严监生、赵氏独子的先后逝世,严贡生开始谋划霸占严监生家产,赵氏的处境开始一步步处于劣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氏兄弟开始转变其对赵氏的态度。
第六回写到:彼此说了两句淡话,又吃了一杯茶。王家小斯走来说:“同学的朋友等着作文会。”二位辞别去了。
当赵氏在应对严贡生并处于劣势地位时,王氏兄弟就改变了之前百般讨好的态度。先是敷衍赵氏几句,之后干脆就找个借口,说是要“作文会”,借此溜之大吉。
在汤知县批出“仰族亲处覆”后,赵氏把亲族全部召集起来后,王氏兄弟变得一言不发了。
第六回写到:“那两位舅爷王德、王仁,坐著就像泥塑木雕的一般,总不置一个可否。”两个人自心里也裁划道:“姑奶奶平日只敬重的王家哥儿两个,把我们不理不睬,我们没理由,今日为他得罪严老大,‘老虎楼上扑苍蝇’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当赵氏面对严贡生的欺压霸占,完全处于劣势时,王氏兄弟的丑恶嘴脸开始原形毕露,像泥塑木雕一句话不说,只是心里暗暗想到:虽然赵氏平日里对咱们王氏兄弟不错,但也没有理由为她开罪严贡生。可以说王氏兄弟是典型的忘恩负义、无耻至极之人,他们看中的只有自身的利益。
像王德、王仁这样的一类人,饱读圣贤之书,满口仁义道德,实际行动却处处背离圣贤之教,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作者正是借其精心塑造的王氏兄弟形象,强烈讽刺明朝科举制度下培养的那一群道貌岸然的虚伪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