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市场经济地位?市场经济三要素是: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1、市场主体是指市场的参与者和主宰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主体应当是平等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
什么是市场经济地位?
市场经济三要素是: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
1、市场主体是指市场的参与者和主宰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主体应当是平等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够具有平等的竞争机会,从而通过公平的竞争创造出能够适应市场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任何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都带有明确的目的,以在满足社会需要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2、市场体系是指由各类市场如商品市场、劳务市场、资本市场等构成的市场组织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简言之,市场体系就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包括生活资本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
3、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也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指市场机制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市场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是经济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工业革命的发动是建立在市场运行机制基础之上的,或者说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生产力的成长过程是在市场运行机制的驱动下进行的。市场运行机制是经济社会化乃至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非公有制经济合法地位什么时候确立?
1999年3月5日—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宪法,确认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提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
党的十四大决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