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本人物画的表现内容和艺术特点是怎样的?阎立本 中国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 阎立本的绘画艺术,先承家学,后师张僧繇、郑法士。据传他在荆州见到张僧繇壁画,在画下...
阎立本人物画的表现内容和艺术特点是怎样的?
阎立本 中国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 阎立本的绘画艺术,先承家学,后师张僧繇、郑法士。据传他在荆州见到张僧繇壁画,在画下留宿十余日,坐卧观赏,舍不得离去。后人说他师法僧繇,人物、车马、台阁都达到很高水平。 艺术风格
1、特别长于刻画人物神貌,笔法圆劲,气韵生动,能从画中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传为阎立本的作品保留到现在的有《历代帝王图卷》,就是古代画家企图表现性格特点的重要作品。
2、擅长政治题材。阎立本的不少创作活动与初唐政治事件有密切关系。据记载,他画过《职贡图》、《西域图》、《外国图》、《异园斗宝图》,都是通过对边远各民族及国家人物形象的描绘,反映唐王朝与各民族的友好关系,从而歌颂政权的强大。他曾画《魏徵进谏图》则是表现太宗时名臣魏徵敢于直谏,从而歌颂唐太宗善于听取臣下意见的美德,他曾画《永徽朝臣图》,系表现高宗时的大臣肖像,又画《昭陵列像图》,则是树立在太宗陵墓两侧的各族首领石雕像的设计图,可惜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魏征进谏是什么意思?
对魏征这个人,唐太宗李世民是又爱又恨的,接受魏征的直言进谏,有时会稿得自己很是没有面子;不接受魏征的进谏,又可能会影响治国理政之大事。
有一次,魏征进谏,言辞激烈,伤了唐太宗的面子。唐太宗回到后宫,大为恼火,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为此却向唐太宗祝贺道:“今天魏征能直言不讳,正说明遇上了明主,我自当祝贺。”唐太宗不觉转怒为喜,厚待魏征如初。
对于这样一位能直言进谏的大臣,李世民对魏征是视若珍宝的。后来魏征去世,唐太宗十分痛心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此后,魏征进谏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在李世民的身边了,他也失去了一面映照自己的镜子。
唐太宗说魏征是镜子是什么成语?
唐太宗说魏征是镜子是以铜为镜的成语。
据《贞观政要》一书所载,唐太宗喜欢一只小鹞子,一日正在玩鸟,魏征来了,太宗怕魏征指责自己,赶紧把小鸟藏在怀里,不让魏征看到。魏征装作没看到,故意留下来与他商谈国事。太宗心里虽为鸟焦急,却也怕暴露,因为他信任、敬畏魏征。等魏征走后,太宗取出怀里的小鹞子一看,小鹞子早已断了气。他回到后宫大发雷霆说:“我非杀掉这个魏征不可!”
皇后知道他说的是气话,问明原因后,上前行大礼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唐朝有魏征这样的后臣子,又有您这样的好皇帝,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好现象,国家兴盛指日可待。”唐太宗听完这话后渐渐平息了怒气。而唐朝在贞观年间推行的“贞观之治”,把唐朝推上了历史的鼎盛时期,真正实现国泰民安,太平盛世。
后来魏征死了,唐太宗哀痛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今魏征不在了,朕就少了了面镜子。”
魏征劝谏唐太宗的话?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思国 一作:望国)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