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传统节日目录傣族的传统节日傣族有什么节日和习俗傣族的风俗和节日有哪些?傣族传统节日有哪些,傣族传统节日习俗,傣族传统节日来历傣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的传统节庆主要...
傣族的传统节日目录
傣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的传统节庆主要包括“桑堪比迈”(泼水节)、豪瓦萨(守夏或入雨安居,俗称关门节)和奥瓦萨(出守夏或出雨安居,俗称开门节)等。
其中,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包括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
关门节和开门节是傣族的小乘佛教节日。在关门节期间,佛教信徒们会聚集在寺庙中念经、听经及供奉赕品;而开门节则是一个表示结束休憩并重拾劳作的标志。
除了以上传统节日外,傣族还有其他活动如节日庆祝大会、民族商品交易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傣族当地人。
傣族有什么节日和习俗
1、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主入寺。
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九年十五日(农历七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三个月。
相传,每年傣历九日,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三月才能重返人间。
2、开门节,傣语叫“出洼”,意为佛主出寺。
云南傣族的传统宗教节日。
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
其活动内容与关门节一样。
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将进洼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十六日和尚出洼,十七日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
3、隆示,有的地方又叫“隆赶”。
傣语“隆”是指一棵树或一片林,“示”或“赶”都是祭祀的意思,所以,“隆示”就是祭树神。
古代傣族立寨,都要植树纪念,故傣族人民把立寨种下的树当作村寨的保护神。
4、叫谷魂,又叫“招谷魂”。
每年夏历十月,五谷进仓,傣族人民都要择月末的最后一个属龙日叫谷魂。
是日,各户都要到田间杀上一只母鸡,点燃一堆稻草或秕谷祭祀。
祭祀后取少量秕谷带回家,放入仓库里。
以示谷魂已经回家,以后就可开仓用量。
5、对歌节,每年五月端阳这天,红河两岸的傣族男女青年,都要汇集于马街乡乌湾村的那丙大龙潭过“对歌节”。
对歌这天,各村男女青年盛装而来,开展男女之间和村与村之间的对歌比赛,从太阳出山一直到日落西山。
6、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佳节,也是傣族最重要的节庆,每年阴历四月(相当于傣历五月)举行,一般为期三至四天。
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
扩展资料:1、傣族一般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但也有一些地区的傣族信仰原始崇拜宗教及印度教。
伊洛瓦底江、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区傣族民众受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影响比较深,一般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也有一些比较封闭的地方仍然信仰原始崇拜宗教。
2、红河流域、金沙江流域地区的傣族主要受到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但基本保持了傣族最古老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地区的傣族主要受到印度教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信仰印度教和原始崇拜宗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傣族
傣族的风俗和节日有哪些?
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
傣族家庭与婚姻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是等级内婚。
于各地在社会发展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态上也有差异。
傣族通行土葬,但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
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
傣族,又称泰族、掸族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
傣族家庭与婚姻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是等级内婚。
于各地在社会发展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态上也有差异。
傣族通行土葬,但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
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
2000年,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15.9万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
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
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关门节、开门节:
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
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
在这两个节日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
从关门节到开门节的3个月内,是“关门”的时间,为一年中宗教活动最频繁的时期。
礼佛,听佛爷讲经,7天一小赕。
晚上要放火花、爆竹、高升(孔明灯),举行“赶摆”。
关门期间,男女青年可以谈情说爱,但不能结婚,不能外出;待“开门”后方能结婚和外出。
泼水节:
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
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
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它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
节期一般是3天。
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
节日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装到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大家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
之后,妇女们各挑一担水为佛像“洗尘”。
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泼水祝福。
接着成群结队四处游行,泼洒行人以示祝福。
西双版纳每年过泼水节的时候,傣族群众都要在澜沧江举行声势浩大的龙舟赛,赛后就将龙船拆散放进佛寺的竹楼里保管,待第二年泼水节到来之前,再把拆散的龙船拼装起来,拼装龙舟就称之为“旱黑”。
花街节:
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
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
节日的花街热闹非凡,身着盛装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长队,款款走过花街,竞妆比美,风情无限;小伙子们则瞪大眼睛寻找意中人。
如果情投意合,两人就相约到凤尾竹下荔枝丛中,姑娘解下腰间的秧篾饭,掀开青翠的芭蕉叶,只见喷香的糯米饭用鲜花汁染成了一半金黄一半鲜红,以芭蕉叶相隔一层又一层盛满猪脊肉、油炸干黄鳝、腌鸭蛋等美食。
两人一起吃着,说着情话。
吃完秧蔑饭,提亲成婚的大事也就定下了。
婚礼:
德宏和内地傣族地区的家庭婚姻具有更为鲜明的封建色彩,婚姻完全建立在买卖和包办的基础上。
一般彩礼合三百元,还有其他名目繁多的费用,如要负担“开门钱”、“关门钱”、“拜堂钱”、“佛爷费”、“认亲费”、“媒人费”等,达十几种。
这实质上成了妇女的身价。
不少家庭贫困的青年男子,由于无法负担这一笔费用,便采取了偷亲、捡婚的形式,即男女双方感情成熟后,确定“抢婚”日期。
男青年倍其伙伴,身带砍刀、铜钱,到预定地点埋伏,待姑娘走来,“抢”着就跑。
姑娘假意呼喊通知家人,男方将铜钱撤下逃去。
既成事实便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双方邀请头人、亲友会商解决,聘礼定后,才正式过门成亲。
此外,在这些地区,入赘的现象也较普遍,但在性质上和西双版纳已完全不同,它不是原始习俗的遗留,而是封建婚姻的产物。
入赘的人社会地位极低,他们的子女没有财产继承权。
傣族传统节日有哪些,傣族传统节日习俗,傣族传统节日来历
傣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傣族的传统节日众多,主要有门节、开门节、泼水节、花街节等。
1、关门节、开门节
关门节(傣语“毫瓦萨”),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
开门节(傣语“翁瓦萨”),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
傣族的关门节、开门节当天,傣族各村寨的居民们都要去佛寺参加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并且还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
2、泼水节
傣族的泼水节,傣语叫做“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其重要程度相当汉族的新年,所以泼水节又被称为是“六月新年”。
泼水节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大概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它象征着“美好的日子”。
泼水节一般举行3天,前两天是送旧,是迎新。
在泼水节的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都会沐浴,然后着盛装前去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
妇女们会各挑一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之后,青年男女退出,然后相互泼水祝福。
3、花街节
花街节是傣族为隆重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三日。
节日当天,傣族的上千名青年男女会身着盛装集聚花街。
如果情投意合的话,两人就会相约到凤尾竹下荔枝丛中,姑娘解下腰间的秧篾饭,两人一起吃。
吃完秧蔑饭,提亲成婚的大事也就基本定下了。
傣族传统节日习俗
傣族传统节日都是十分具有特色的,其节日习俗也与汉族不同,下面是傣族传统节日习俗简介。
1、关门节
关门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等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民族的宗教节日。
一大早,家家户户东都会蒸彩色糯米饭和制作糕点,赕佛或馈赠亲友,备办酒席会餐。
关门节节日习俗:
(1)禁止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和嫁娶活动;
(2)和尚不得随便外出;
(3)进奘拜佛的人不能远离家庭或到别家去过夜;
(4)任何人不得进佛屋,上佛台,拿佛的东西等。
2、开门节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
开门节节日习俗:
(1)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
(2)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安居斋戒结束。
主
(3)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等。
3、对歌节
在五月端阳当天,红河两岸的傣族男女,会汇集到马街乡乌湾村的那丙大龙潭过“对歌节”。
对歌节节日习俗:
(1)男女青年盛装参与对歌比赛,从太阳出山一直到日落西山;
(2)老人小孩则带着干粮来听唱。
傣族传统节日来历
傣族传统节日有很多,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来历,接下来的内容中小编会详细为大家介绍:
1、关门节来历
相传,每年傣历九日,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三月才能重返人间。
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人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
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
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三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
故人们秒之为“关门节”。
2、泼水节来历
泼水节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命名为“泼寒胡戏”,又名“乞寒胡戏”。
后来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
之后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所以泼水节就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
3、花街节来历
传说,古时这一带红河中住着一条妖龙,作恶多端,每年的正月十三和五月初六,都会威逼花腰傣人要向大江投入猪、牛、羊和美如鲜花般的花腰傣少女作为对它的祭品,否则它即降灾疫给花腰傣村寨。
后来有一个机智勇敢的花腰傣青年叫岩龙,他用自己的才智杀死了妖龙。
之后从妖龙的肆虐中获救的花腰傣少女们,穿着艳丽盛装背着秧箩饭,把他团围住,任他挑选看上的姑娘,一起吃秧箩饭。
后来就把这日子也就是农历五月初六日叫做大花街,也是“花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