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交流
我们一起学习

秦国十大名将排名(秦朝大将排名)

秦灭六国有哪些名将?为何秦末与项羽对峙的却是章邯,名将去哪了?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

秦国十大名将排名(秦朝大将排名)

秦灭六国有哪些名将?为何秦末与项羽对峙的却是章邯,名将去哪了?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更多知识由小编为你整理了《秦国十大名将排名》详细内容,欢迎关注我们。

秦国十大名将排名(秦朝大将排名)


秦国十大名将排名

秦灭六国有哪些名将?为何秦末与项羽对峙的却是章邯,名将去哪了?

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

——司马迁评价王翦

01.总述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罗列过秦朝的顶级名将。他们是:王翦、王贲、李信、杨端和、桓齮、内史腾、羌瘣、蒙恬、辛胜、王离、章邯等。这些人中,王翦和王贲父子两,扫平三晋,攻破韩国和燕国的都城,又灭了楚国,算是功勋卓著了。而李信等人,也在消灭六国的战斗中立下过不世之功。

当然,这十位大将中,最有名的还是蒙恬。他被称为中华第一勇士。据《史记》记载,此人曾攻破齐国、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开发宁夏,属于秦朝第一功臣。但这些人最后的结局都不好。到了秦末与项羽对峙时,只剩下一个章邯。下面,咱就来聊聊这些名将。

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馀万,脊宴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韩信评价章邯

02.秦灭六国时的那些名将都去哪儿了?

各位,由于篇幅原因,咱不可能将秦朝的所有名将都进行详细的介绍。咱只能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说一下。先说王翦。据《史记》记载,此人于公元前224年率60万秦军伐楚,杀项燕、俘虏楚王,一举灭了楚国。然后,他又南征百越,并因此而封为武成侯。但接下来他有哪些活动,司马迁就没有记载了。

王翦的最后一次出场,是在吕不韦作乱期间,他负责保护秦王,并建议杀了吕不韦。自此,史书中再无他的记载,大概是寿终正寝了吧。与王翦一样,史书中没有记载结局的,还有王贲、李信、杨端和、桓齮等人。另外一种,像蒙恬这样的,史书中倒是有记载,说他吞药自杀了。

章邯之为兵也,以攻则不足,以守则有余。周文常率百万之师搏于城下矣,章邯三击而三走之,卒杀周文。使其不遂纵以搏敌,而坐关固守为救败之师,关东之土虽已分裂,而全秦未溃也。

——何去非评价章邯

03.章邯为啥能笑到最后?

综上所述,秦朝的那些名将,在秦朝建立后,大部分都没有了下文,应该是被闲置,然后寿终正寝了。而剩下的一些,像蒙恬这样的,败野镇那就是在胡亥夺取皇帝宝座的过程中,被杀了。唯有章邯笑到了最后,因为据《资治通鉴》记载,他在秦始皇时代官职并不大,只是个上将军。到了胡亥手里时才任少府一职,在剿灭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中才算第一次察粗隆重登上舞台!

秦国十大名将排名魏冉

魏冉是战国时秦国大臣,原为楚国人,是秦昭襄王之舅,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昭襄王立,他受任为将军。

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袜稿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派穰侯魏冉去齐国,约齐愍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准备联合五国攻赵,并三分赵国。

秦昭王十五年(前292年),又夺取了楚国的宛、叶两座城邑。此后,魏冉托病免职,秦王任用客卿寿烛为丞相。第二年,寿烛免职,又起用魏冉任丞相,于是赐封魏冉于穰地,后来又加封陶邑,称为穰侯。魏冉受封的第四年,担任秦国将领进攻魏国。魏国被迫献出河东方圆四百里的土地。其后,又占领了魏国的河内地区,夺取了大小城邑六十余座。

魏冉的死亡:

秦昭王三十六年(前271年),当时相国魏冉与客卿灶商议,要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借以扩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这时有个魏国弯手人叫范雎自称张禄先生,讥笑魏冉竟然越过韩、魏等国去攻打齐国,他趁着这个机会请求劝说秦昭王。

秦昭王于是任用了范雎。范雎向秦昭王阐明宣太后在朝廷内专制,魏冉在外事上擅权,泾阳君、高陵君等人则过于奢侈,以致比国君之家富有。这使秦昭王幡然醒悟,就免掉魏冉的相国职务,责令泾阳君等人都一律迁出国埋好嫌都,到自己的封地陶邑去。魏冉走出国都关卡时,载物坐人的车子有一千多辆。魏冉死于陶邑,就葬在那里。秦国收回陶邑设为郡。

秦始皇时期的名将有哪些?

秦始皇时期的名将有:

1、蒙恬,出生年月不详,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人,祖父辈由齐国迁往秦国,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父亲都是秦国的大将,虚桥而蒙恬也是秦朝著名将领。

2、蒙毅,出生年月不详山友,姬姓,蒙氏,名毅,祖籍齐国人。蒙毅是秦国名将蒙骜的孙子,蒙武的孙子,蒙恬之弟,蒙氏家族三代都效忠于秦国,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3、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李信是灭亡燕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李信年轻有为,又果敢有担当,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攻伐燕国、兴师伐楚、平定燕齐,这一场场的战争,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4、王翦、王贲父子

王翦与儿子王贲都是隋朝响当当的名将。王翦还是战国时期“十大名将”之一,与白起、廉颇、李牧齐名。

蒙恬结局

蒙恬执法严格,内臣赵高犯了法,他也将赵高收监判刑。秦始皇亲自为赵高求情,得到蒙恬的许可后才恩赦了赵高。赵高对此耿耿于怀,一直找机会除掉逗誉槐蒙恬。秦始皇出外巡游,突然暴毙。赵高伙同胡亥篡改诏书,扶持胡亥继位,并将扶苏处死。

胡亥上台后。赵高又提出将秦始皇时期的有功之臣统统灭口永决后患,这其中就包括让他恨得咬牙切齿的蒙恬。胡亥听信赵高谗言,赐死了蒙恬。

秦朝大将排名

秦朝大将排名如下:

1、蒙恬

蒙恬是秦国后期、秦朝上叶的名将,作为秦朝名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恬自小就尚武尚战,培养了深厚的军轮则罩事素养和忠诚的报国之心。早年蒙恬就随着父亲蒙武征战沙场,多有功绩。公元221年,蒙恬便被封为将军,一举破齐,威名大盛。

2、司马错

司马错历经秦惠文王、腊闹秦武王和秦昭襄王三朝,并且得到了三代国君的重用,仅这一点就足以看出司马错之能力。司马错不仅能够调兵遣将,而且还能出谋划策。

3、蒙骜

蒙骜在秦昭襄王时期就已经开始为秦国效力,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四代君主而宠信不减。公元前249年,蒙骜击败盯码韩国。公元前248年,蒙骜击败赵国。公元前247年,蒙骜击破魏国。公元前244年,蒙骜再破韩国,随后转兵魏国,再次获胜。

4、王翦

王翦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仅从这一个称号就要力压上面3位名将一头。历史上的评价当中也认为王翦是秦朝开国的最大功臣。

5、白起

白起不仅跟王翦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而且还位列武庙十哲左列之首,跟兵家至圣孙武、百战百胜吴起、国士无双韩信等人齐名。

大秦十大开国名将

秦国十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蒙恬、司马错、王贲、李信、内史腾、樗里疾、甘茂、蒙骜。

战国10大名将

1、白起

战国十大名将排名:廉颇进不了前八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号称“人屠”,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白起一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令六国诸侯闻风丧胆。他从最低级的武官做起,一直升到获封武安君,曾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

战力:10星 谋略:9星 忠诚度:9星

2、吴起

战国十大名将排名:廉颇进不了前八

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吴起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改革魏国兵制,创立武卒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与诸侯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为魏国夺取土地千里,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经过吴起的改革,楚国国力渐强,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抵挡住韩、魏、赵三国的扩张,向西征讨秦国,各诸侯国都害怕楚国的强大。吴起著有《吴子》,与孙武的《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战力:9星 谋略:10星 忠诚度:7星

3、乐毅

战国十大名将排名:廉颇进不了前八

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拿培猜忌,功亏一篑,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战力:9星 谋略:9星 忠诚度:8星

4、王翦

战国十大名将排名:廉颇进不了前八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

战力:9星 谋略:8星 忠诚度:9星

5、李牧

战国十大名将排名:廉颇进不了前八

李牧早年驻守北部代郡、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北)边境地区防御匈奴老销。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军队的战斗力,有效地防备了匈奴的侵扰,赢得士兵们的爱戴。出奇兵,以两翼包抄战法出其不意包抄匈奴军,一举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接着又乘胜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远远逃走。其后十多年,赵国北边稳固,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李牧也因此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的最重要的将领。

公元前233年,秦自北路进攻赵的后方,形势危急,赵王迁赶任命李牧为大将军,率兵南下反击秦军,在宜安(今河北蒿城县西南二十里)大破秦军,10万余秦军全部被歼。桓齮仅率少量亲兵冲出重围,畏罪逃奔燕国。此战给秦国以沉重打击,李牧因功被封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秦复攻赵番吾(今河北消含唯省平山县南),李牧出兵迎战,再次重创秦军。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公元前229年,秦派王翦攻赵,赵以李牧、司马尚抵抗,使秦军不得进。

战力:9星 谋略:9星 忠诚度:7星

6、田单

战国十大名将排名:廉颇进不了前八

战国时田齐宗室远房的亲属,任齐都临淄的市掾(管理市场的小官)。齐国危亡之际,田单坚守即墨,智谋百出,最后以火牛阵击破燕军,收复七十余城,因功被任为相国,并得到安平君的封号。

战力:7星 谋略:9星 忠诚度:9星

7、庞涓

战国十大名将排名:廉颇进不了前八

魏国名将,也是整个战国时期最具文韬武略的将军。庞涓智勇双全,爱兵如子,曾率领魏武卒横行天下,北拔邯郸,西围定阳。差点将赵国南面领土纳入魏国版图,桂陵之后尽数收回河西失地,又南取楚地千里,促使魏国称霸诸侯。

战力:8星 谋略:8星 忠诚度:8星

8、赵奢

战国十大名将排名:廉颇进不了前八

赵奢治军严谨,对下严而和,凡有赏赐必分部属,熟谙兵法,尤重灵活运用,以出奇制胜而闻名,阏与之战重挫秦军,使秦国在之后的多年不敢再轻举妄动,与廉颇、蔺相如同位,赐号马服君。

战力:7星 谋略:8星 忠诚度:9星

9、廉颇

战国十大名将排名:廉颇进不了前八

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战力:8星 谋略:7星 忠诚度:7星

10、蒙恬

战国十大名将排名:廉颇进不了前八

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

战力:7星 谋略:7星 忠诚度:8星


以上就是高考指导网整理的关于秦国十大名将排名(秦朝大将排名)的全部内容,让我们一起关注热搜。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朵百科 » 秦国十大名将排名(秦朝大将排名)


关注公众号『云朵百科』

获取最新生活交流资源!
带你玩转学习海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