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与预录取有什么区别啊目录
录取与预录取有什么区别啊
录取和预录取的区别如下:
1. 录取:考生被正式录取,确认无误。在录取过程中,考生的电子档案状态显示为“录取”,同时,考生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还有一个纸质的录取表。当主管部门把这个录取表经过人工审批后,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把考生的正式录取审核名单发送给录取高校备份。
2. 预录取:“预录取”并不等于录取。此状态表明考生被投档到的院校的招生计划尚未完成,这时考生查询到的录取信息为“预录取”。一旦该校的招生计划完成,“预录取”就会改为“录取”。所以,出现“预录取”提示的考生不会退档。
因此,考生在等待正式录取结果的过程中,如果处于预录取状态,则无需担心会被退档。
预录取是什么意思 和正式录取的区别有哪些
一、预录取和自由可投 一般情况下,高考都是分批次录取。
首先进行的是国家专项计划,提前批。
接着是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专科批次。
在录取过程中会穿插着各批次的征集志愿填报。
不管通过哪种查询方式,都会在查询中遇到自己的档案状态。
所有的档案状态中,又以预录取和自由可投较为重要。
预录取
查询自己是否被大学录取是一个漫长且煎熬的过程,虽然各批次投档的时间都很短暂,但是这个过程是很折磨人的。
尤其是当省招办,发布征集志愿时,还未查询到自己是否被录取时,所有的考生都会着急。
是否被录取,等待的时间较长怎么办?如果在查询自己的考生档案时,查询到预录取这种状态,那么就能提前恭喜自己已被大学录取。
预录取是指考生的志愿已符合目标高校的要求,只需要等待省招办复核后,就将正式录取。
因而在查询到自己是预录取时,就可以畅想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
自由可投
自由可投或许是所有的考生最不愿意查询到的档案状态。
通常情况下自由可投会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均不符合要求,省招办不能投出考生档案。
另一种是考生档案已投出,但因不服从调剂等原因未能达到高校要求,被高校退回档案,重新进入自由可投状态。
考生档案的自由可投,无论是哪种原因对于考生来说,都是最为痛苦的事情。
自由可投直接预示着考生原有的志愿填报失去了机会。
不过这也不是世界末日。
在每一个批次的录取结束后,都会有相应批次的征集志愿。
因此,因志愿填报失败遭遇滑档的考生,就要抓住征集志愿的机会。
在院校征集时,考生要更为理性的认识自己的高考成绩。
很多高校在征集时的收分,都会超过原有的院校调档线。
因而,在填报征集志愿时,不可再盲目的冲高。
在保底的院校选择时,也不要看不上一些相对偏远的高校。
一旦错过征集志愿的机会,那么就只能迎来复读。
二、 预录取和正式录取的区别
关于预录取,如考生档案状态显示为这三个字,恭喜你,大学有望了。
记住,仅仅是有望,不代表已经确定成功录取。
当院校将它的录取意见传送给考生所在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录取现场时,计算机界面里会显示考生被预录的院校名称和专业;经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录取检查,审核后,如果同意高校的意见,随后考生的状态就会变成“录取”的状态。
关于录取,此状态表明考生已被正式录取,确认无误。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考生电子档案状态显示“录取”外。
考生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还有一个纸质的录取表。
当主管部门把这个录取表经过人工审批后,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把考生的正式录取审核名单发送给录取高校备份。
总的来说,如果你的档案状态是预录取说明你被这所大学录取的机会很大,预录取和录取之间的差距,是官方的批准确认。
特别说明的是,在征集志愿开始后,许多考生的状态处于“预录取”。
多年来录取工作规定,征集志愿开始后,处于“预录取”状态的考生是不允许院校再退档的,所以已经预录取的考生不必填报征集志愿。
;
录取与预录取有什么区别
预录取:表示院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等待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
然后是
录取待审:表示院校拟录取名单已通过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但录取名册还未经省招办审核签字盖章。
最后状态会变为:
录取:表示录取名册已经过省招办办理了审核签字手续,加盖了录取专用章。
一般来说预录取了以后很少会最终不被录取的,因为接下来的主要是省招办审核你是否符合招生简章内容之类的,一般人都不会被刷.
录取与预录取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就是预录取未经考试院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