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商品进销差价属于什么类的借贷方分别核算的内容是什么?商品进销差价属于利润,进价,借库存商品 一般人还要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科目看付...
请问商品进销差价属于什么类的借贷方分别核算的内容是什么?
商品进销差价属于利润,进价,借库存商品 一般人还要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科目看付款方式)
销售确认收入时,借银行存款等看收款方式)
贷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同时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最后结转本月损益,都转到本年利润就可以了
商品进销差价分录?
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对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
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
本月销售商品=应本月“主营业务收入”×差价率
分摊的进销差价科目贷方发生额
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月度终了,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委托代销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资可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小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采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已销商品应负担的进销差价,并应于年度终了,对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例:某商场2005年5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110000元,售价总额为120000元,本月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70000元,售价总额为8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为130000元。有关计算如下:
进销差价率=10000+10000)/120000+80000)×100%=10%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130000×10%=13000元)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130000-13000=117000元)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10000+70000-117000=63000元)
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①购入商品时
借:库存商品 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
贷:银行存款 83600
商品进销差价 10000
②发出存货时
A.收到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 152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3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2100
B.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30000
贷:库存商品 130000
借:商品进销差价 13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3000
商品进销差价如何做账?
商品进销差价是指商品的进价和销售价格之间的差价。在做账时,需要记录商品的进价和销售价格,并计算出差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记录商品的进价和销售价格。一般来说,进价和销售价格可以在发票、采购订单、销售订单等文档中找到。
2.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计算进销差价的方法。一般有两种方法:先进先出法和平均成本法。先进先出法是指先出售先进货的商品,平均成本法是指将所有进货成本加起来,再除以商品总数得到平均成本。
3. 计算商品的进销差价。根据选择的计算方法,计算商品的进销差价,并将结果记录在账簿中。
4. 定期审核账簿。定期审核账簿,及时发现和解决异常情况,保证账簿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注意事项:
1. 在记录商品进销差价时,需要记录商品的数量、进价、销售价格和进销差价等信息。
2. 计算进销差价时,需要考虑商品的折旧、损耗等因素,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 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进行操作,确保账簿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商品进销差价的结转会计分录?
企业购入商品并确认进销差价,然后出售商品并结转成本时,可以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等科目处理,其中“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用于核算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科目可按商品类别设置对应的明细二级科目。
1、企业购入商品并确认进销差价时: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商品进销差价
2、企业商品出售并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什么是商品进销差价分摊?
1.计算综合平均差价率。用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余额除以本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加“库存商品”账户月末余额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差价率含税)=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100%
2.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用综合差价率乘本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其计算公式为: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综合差价率
3.根据计算出来的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作会计处理: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由于商品进销差价中包含有增值税,在分摊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后,企业平时结转的含税的售价成本就被调整为不含税的实际成本,仍然是传统的售价成本核算方法,并符合增值税的核算要求。